English

文坛的明星时代要来?

2000-03-15 来源:中华读书报 张 隽 我有话说

本报讯 由皇冠出版社破天荒投下巨资推广“上市”的张小娴,以旋风快打的姿态崛起于文坛,一跃成为香港当下最走红的作家。皇冠此举的成功,为内地出版界探询“名人的品牌效应能否拉动图书的消费需求”作了一次很好的注解。

据皇冠出版社总经理麦成辉介绍,香港书业在1997年处于一种极为低迷的时期。因为香港的创作人员匮乏,本土原创作品稀缺,加上台湾和内地两大块出版资源的介入,使得香港出版业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。直到1999年,随着网络的进入,作者队伍和出版基金也相应增多,香港书业才开始了网络的产业化轨移。继台湾作家三毛、琼瑶的走红,香港新秀张小娴迅速崛起,“皇冠”如获至宝。

这次皇冠出版社提升品质、加以包装的“张小娴行销策略”,包括报纸头版全身照、杂志封面照和印制宣传小册等,还邀请专人为她设计造型,并备有专供传媒采用的玉照。当然,也少不了一连串的户外活动和签名会。其实,利用名人效应来包装其作品,这在内地出版界也并非什么新鲜事儿,如作家社推余秋雨、华艺社推王朔等,他们往往事先对其新作的书名采取极其保密的措施,如此用心地造势无非就是冲着名人的惯性吸引力。接着就是签名、演讲和见面会,出版社拉着腕儿们东奔西走,目的只有一个:树招牌,培养读者。这一系列的运作自然能有不菲的收获,但细心发现,内地出版社所包装的作家,多数本来就是一定范围内的明星,其包装也只是针对某个阶段的某部作品。有没有哪家出版社敢于像“皇冠”那样,去捧红一位起初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呢?

尽管外界每天都有誉美之辞,但是张小娴对其“文坛天后”的称呼是很有自知之明的。这表现在,她每次答记者问时总不忘提醒两件事:其一,“请勿引用传媒报道所说的‘金庸每天打开自己创办的《明报》,第一篇就先看张小娴的专栏文章’”;其二是“‘请勿引用‘香港的琼瑶’来对我作形容”。对于“皇冠”包装自己,她很坦白地说:“我起先也被皇冠的做法吓一跳,这在出版界是前所未有的。我的新书出版时,本来只打算做个广告,谁知皇冠忽然觉得应该连作者的照片也放进去,要看看效果如何……这也许会对香港的出版业带来一定的刺激。”

利用张小娴走红后的品牌效应,皇冠出版社已于1999年3月创办了一份女性流行杂志一一《Amy》,让张小娴出任其总编辑。今年4月份,皇冠又将推出一个面向世界华人的女性网站,仍由张小娴担任主持人。看来,“上市”后的张小娴将会成为皇冠老板麦成辉所看好的一棵摇钱树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